青大里的老手艺 | 针扎线缝,梆梆作响,王师傅39年坚守匠心的故事
十二月,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份
是一个追溯往昔的月份
在回头细翻回忆时总会发现那些
散落在记忆沙海中不易被发现的星星点点
那些应该被记忆留下却总被大众忽略的他们
阿浮在翻看朋友圈时
就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
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们
越亲近却越易被忽视
在2018的最后一个月份
和阿浮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
周六的青大,天空阴沉沉的,校园内空荡荡的。
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地下通道旁的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里,王克云师傅正坐在椅子上,微弓着背,低着头,腿上铺着一块布修理着一双鞋面与鞋底完全脱胶了的鞋。
左手握着的锥子扎进鞋面与鞋底的衔接处,拉出线,再用另一根绳子,勾出打结,一拔、一系,一个漂亮结实的绳结就把脱胶的鞋面和鞋底又紧紧捆绑在了一起。
不过几分钟的时间,一双原本破损的鞋子又重获新生。
“就算别的地方都坏了,这鞋面和鞋底也不会分开。”王师傅看着修补好的鞋,骄傲地说着。
王克云,浙江台州人,今年已经是他修鞋的第39个年头了。
1979年,改革开放刚刚开始,那时的台州手工业盛行,为了填补家用,王师傅随着老乡学了一门挑着担子出来就能混饭吃的修鞋手艺,就这样一干将近40年。
那时候年轻,想要往外多闯闯,手艺学成,王师傅没有选择停留在台州这个小地方,而是将修鞋用的小工具打包,提起行李,走过了三分之二个中国。
最远去到了新疆乌鲁木齐,一个与家乡台州完全不一样的地方。前往新疆乌鲁木齐不是一次任性之举,“那个时候想到新疆天气冷,穿着大靴子的人多,靴子的价钱贵,坏了得修啊。如果去到很热的地方,都穿拖鞋,谁修鞋呀。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八十年代,王师傅去到了新疆乌鲁木齐。哪知现实却与想象截然不同,生存环境问题加上与当地人的语言交流有困难,六个月后他又一次背起行囊,前往另一个城市。
在外行走14年,到过冬季零下几十度的黑龙江,也去过夏日四十度高温的广州,“离乡背井在外面,酸甜苦辣,什么事情都经历过”。
最终在2003年,王克云来到了青岛,而那时机缘巧合,青大正在寻找能够修鞋补衣为学生老师服务的手艺人,经由介绍,王师傅进入了青大,就这么修修补补了15年。
在王师傅不足十平米的小店内,一进门就能够看到一个老旧泛黄、边缘多处磨损、开裂的木箱。
这个箱子是王师傅刚到青岛时淘到的“宝贝”,整整陪伴了他15年,从最开始在西院地下通道旁搭建的简易帐篷为大家服务,到13年建起了这间小屋,这个木箱都陪伴着王师傅。
木箱里按照使用习惯摆列着王师傅的修鞋“宝贝”们,剪子、挫子、割皮刀、钳子······周边还摆放着各种皮角、鞋钉、粘合剂等修鞋的用品。
有些工具甚至已经是十多年的“老伙计”了,用于给鞋掌打钉子的“钉拐”就已经陪伴了王师傅十多年。顶端的铁板在多年的使用下,边缘已经被打磨的发白,但依旧是修鞋工艺中的“扛把子人物”。
一件工具的寿命多为3—5年,新工具到手,日日夜夜的使用,汗水和手上的老茧,将那些新工具慢慢打磨成与王师傅配合默契的“伙伴们”。
每天王师傅的不足十平米大的小店总有各色人群进进出出。来找王师傅修理东西的人,不仅仅有青大的在校学生、老师,还有周边小区的居民住户也会专门来找王师傅,甚至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,只要路不是太远,也会回来找王师傅修理东西。
“学校里便宜又修的好,大家有一种信任感,都拿到这里来修。”王师傅笑着说道。
许多在这里修过鞋子的老师,都夸王师傅修好的鞋子耐穿而且价格又公道。
甚至有退休十年的老教师,有东西坏了,依旧会回来学校找王师傅修理,谈起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主顾之间的缘分,他说:“我来这里的第一年,他就认识我叫我修,现在你叫他去其他地方修东西,他也不去,他说现在走不动了。”在老人拿好修理好的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,王师傅站起搀着老人慢慢走到门口,“顾客也是,和自己父亲年龄都差不多了,担心他等一下走不稳,摔倒就麻烦了。”
不过铁打的将军流水的兵,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来来往往,“很多之前还是学生,再见面都带着孩子回来找我修东西了,有些刚开始还认不出来,一说话就认出来了。”
说到青大人,王师傅始终说着:“老师同学们都很好,对我也都很有礼貌,不会因为我只是个修理东西的就不尊重我。每天都和这些年轻人相处,我觉得自己心态也年轻了不少呢!”
关于修鞋这门手艺,王师傅反复的强调着:“好多修鞋的手艺都是传统的手工活,机器是无法替代的,假如说你这个鞋底开了,只能手工用这种老式的钻子,扎进去了,带出线来,一针一针给他缝起来,没有哪个机器可以代替扎线的,许多不会工艺的店家用胶水粘起来,很快就又裂开了。现在这种手工修鞋也少见了。”
39年的手艺磨炼,现在的王师傅拿到鞋子就知道怎么修,上手只需要10—15分钟就能将一双鞋子缝补完全。
仔细看王师傅扎孔、系结上下灵活的手,会发现那是一双真正“干活的手”,长年拿剪子、锥子,在指关节处、手掌上都生出了又硬又厚的老茧,指甲缝里因皮革材料长年去不净的污渍,指心处多次的磨损破皮愈合,白色干裂的老茧布满指腹。
这些常年做工的痕迹,每到冬季都会干裂,一碰就疼。谈起这些,王师傅不过哈哈一笑“干粗活的人哪有好手的啊”。
周六来店里的客人很少,王师傅多数时间都坐在板凳上,看着店内的那台小电视。
被问到有没有提前打烊的打算,他立刻回答:“开到晚上9点,这个时间是必须固定的。大家都知道你开到晚上9点,如果人家八点半来,结果你八点就走了,那怎么可以,在学校里面就是给大家提供方便的,哪怕是下午一个人也没有,也得做到9点。”
“王师傅,您打算做到什么时候为止呢?”
“做到干不动为止吧。”
对于要修缮的鞋子
王师傅只有朴素的两个准则
“修好 修的美观”
认真对待拿到手上的每件物品
王克云师傅切身实践着
时代高喊的“工匠精神”
耐心专注 精益求精
青岛大学
—QDU_1909—
图片 / 汪怡然 邹佳颖 陈美燕
采访 / 陈钰 王璐
文字&编辑 / 陈钰
审校 / 韩珊珊 尹铄 王璐
责编 / 宋佐东 李鹏
青岛大学(党宣)新媒体工作室出品
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
新浪微博:@青岛大学